怎么养大灵芝孢子菌苗呢?灵芝菌棒种植技术_世界灵芝网

怎么养大灵芝孢子菌苗呢?灵芝菌棒种植技术

本文目录

  1. 灵芝母种制做方法
  2. 灵芝孢子粉怎么种
  3. 灵芝种子几天发芽
  4. 灵芝菌棒种植技术
  5. 灵芝如何栽培
  6. 木灵芝怎么种植
  7. 孢子粉种植全过程

灵芝母种制做方法

1、配制培养基:常用的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或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。

2、种芝选择:所选种芝应从原基形成期开始标记,选择出芝早、子实体完整、柄短粗壮、颜色均匀的个体,待长至七八成熟时采下。

3、灵芝菌盖表面消毒:将采回的种芝剪去菌柄,除掉菌盖上粘附的杂质,放入无菌室或接种箱内的0.1%升汞溶液内,浸泡1~2分钟,取出用无菌水冲洗两次,用无菌纱布吸干表面水分。

4、灵芝孢子收集器制作及灭菌:灵芝孢子收集器可自己制作。用一个直径为13厘米的培养皿作底盘,盘中放一直径为9厘米的小培养皿,用来收集孢子。小培养皿中放一不锈钢支架,用来支撑种芝。用一直径为12厘米的玻璃漏斗罩着小培养皿,漏斗口用棉塞塞好。制好的孢子收集器用双层牛皮纸包好,放入灭菌锅内灭菌。

5、灵芝孢子的收集:将灭菌后的孢子收集器放入接种箱,在无菌条件下把处理过的种芝插在收集器不锈钢架上,盖上漏斗。沿漏斗下沿四周放一条纱布,在大培养皿中倒入0.1%升汞溶液,以浸透纱布为度,防止外界杂菌透过缝隙进入漏斗。再将孢子收集器放入恒温箱,温度调至25℃。两天后,灵芝担孢子开始弹射,并落在小培养皿内,可透过玻璃漏斗看到培养皿底部散落的棕色孢子。

6、灵芝孢子的培养:把孢子收集器重新放回接种箱内,在无菌条件下,用接种环粘取少量孢子接种到试管的斜面培养基上,然后将这些试管放入25℃~28℃的恒温箱内,经过7天左右,孢子会萌发成菌丝。选择孢子萌发早、菌丝长势旺盛的菌落,将菌丝转接到新的试管中,再经7天培养,菌丝会发满全管,即得灵芝母种。

灵芝孢子粉怎么种

灵芝孢子粉种植一般都是先由人工栽培灵芝,在环境合适的情况下,灵芝子成熟一般是需要25~30天左右的,一旦灵芝子实体成熟,就会从子实体腹面弹射释放灵芝孢子,再由专业人员对其进行收集,可以说,灵芝孢子粉就是灵芝的种子,凝聚了灵芝的精华

灵芝种子几天发芽

7天发芽

灵芝的种子也就是孢子,它在适宜的温度、湿度等条件下,会逐渐发育成菌丝。在每年的三四月份就开始进行灵芝菌丝的培育,等到五月份地温回暖的时候会把发育良好的菌棒下地种植。经过大概一个多月的生长会进入菌蕾期,这时大家会发现上面有乳白色的疙瘩状突起,然后经过大概半个多月的时间会再进入灵芝的开片时期,灵芝菌柄会不断伸长,菌盖会不断发育成扇状。

灵芝菌棒种植技术

准备工作

1.1椴木选伐

椴木以壳斗科树种较理想,一般来说凡是适于香菇、木耳栽培的树种,也能用于灵芝菌椴木栽培。要求树皮厚实,形成层发达,不易与木质部剥离;木材容重比较大,材质较硬实;汉中一般在11月下旬至翌年1月中旬采伐椴木,树木直径要求6~20cm,直径过大者,可辟材做料,备材375~450t/hm2。

1.2接种时间

汉中接种时间一般安排在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中旬,此期汉中气温低、少雨、空气干燥,率低,接种成活率高,为理想。4月初气温稳定在20℃以上,可埋菌棒使灵芝原基慢慢生长,经过15d时间发菌,为子实体正常生长提供了营养供应,年内可收获1~2潮灵芝。

1.3菌种准备

汉中目前主要品种为赤芝1号,盖大、肉厚、色泽亮,率低,产量高,备种量为30t/hm2。

灵芝菌怎么栽培?

2截椴装袋及蒸汽灭菌

将原材截成30cm长的短椴木,直径超过20cm,辟开材树皮朝外,用利刀修光断面、枝叉面,以免剌破袋膜,引起杂菌。

将菌袋按排叠放,排间留有20cm的空隙,采用一层横排一层竖排“井”字形叠放,排放好底层覆盖农膜,外层再盖1层彩条布,四周用沙袋将农膜及彩条布压实,防止漏气。当温度达到100℃后,持续10h不间断加热,灭菌结束后,闷3~5h,等灶内温度下降到60℃以下,取出菌袋放入接种棚。

3菌袋接种

汉中地区多采用开放式接种,一般在1月下旬进行,先将菌种足量放入棚内(按每袋菌棒0.25kg),再用二氯异尿酸钠消毒粉(保菇灵)进行棚内灭菌,30.0m×4.0m×2.5m大棚用量为20包,灭菌4~5h。接种人员进入时用酒精喷雾灭菌,8人为一组,日接种20t,采用两端断面接种,先脱袋接种袋底菌种,再接种袋口,每袋用种0.20~0.25kg。

4养菌管理

先将养菌棚消毒杀菌,再将菌袋按“井”字形分层堆叠在农膜上,高度不宜超过1.5m,外层覆盖农膜,保持温湿度,温度控制在20~25℃之间即,可使菌丝快速定植、生长,灵芝菌丝从轴向长满椴面,同时向韧皮部、形成层、维管束生长。棚内保持空气新鲜,每天中午要通风1~2h促进菌丝生长。

5搭棚埋棒

芝场要选择地势开阔、交通便利、排灌方便的地块。搭建复式栽培棚,即外层遮阳棚和内层塑料大棚,建塑料大棚,采用钢管在地基上弯拱后,再覆盖塑料薄膜,棚高2.5m、长30m、宽4m。每棚做畦2行,畦宽1.5m、高0.2m、长30m,畦间留30cm走道。菌袋内菌丝长满椴木,呈红褐色菌被,有少量菌原基突出,即可埋棒。

汉中地区灵芝菌栽培技巧

怎么养大灵芝孢子菌苗呢?灵芝菌棒种植技术

6出芝管理

6.1前期管理(埋棒后20d)

菌袋埋*后,主要为水分、通气、温度光照三要素的调节,温度保持在22~26℃之间,空气相对湿度要保持在85%~90%之间。初期以保温为主,白天拉开1层遮阳网,接受光照,避免日光直射,增加*壤温度,中午气温过高时,应开窗通风,喷水降温。在汉中地区约15d原基便可零星露出*表。

6.2中期管理(埋棒后20~40d)

气温上升,温差较大,需控制温度在22~28℃之间。此阶段,菌原基生长较快,每2~3d要进行通风换气,灵芝对二氧化碳非常敏感,否则会造成灵芝菌柄长、不开伞或畸形。在此期间要定苗修头,原基生长20d后,每袋选留1株强势菌株,并对其上生长点进行修头,即修成马蹄形,利于商品外形一致,提高灵芝菌盖的商品率,一般第1次修完后10d,应再进行1次留株修头。

6.3后期管理

控制温度在22~28℃之间,空气相对湿度在90%~95%之间,每天浇水1次,做到湿而不见水,忌长时期积水,同时做好通风管理,灵芝原基生长迅速,日生长速度可达0.5~1.0cm,边缘向外扩展,形成菌盖,菌盖边缘乳白色,菌盖一圈圈向外扩散生长。

7采收

经过20d左右,灵芝菌盖边缘乳白色-乳黄色圈消失,表明菌盖已停止生长,但还可进行加厚生长。菌盖下面子实层内弹射出棕红色担孢子时,表明子实体已成熟,即可采收。采收时用锋利的小刀或果枝剪在菌柄0.5~1.0cm处割取。采收后的子实体应及时晒干或烘干,然后装袋入库储藏。

灵芝如何栽培

灵芝的生产,历史上多以野生为主。60年代我国人工栽培获得成功,推广应用很快,初以段木栽培为主,现各地普遍用木屑、甘蔗渣等原料进行代料栽培。

灵芝一般营腐生生活,属木腐菌类,但有时也寄生在活树上,因而被视为兼性寄生菌。灵芝对木质素、纤维素等物质有较强的分解和吸收能力,大多数阔叶树木屑、农作物秸秆都可以作为它的培养料。

灵芝属高温性菌类,菌丝在12~36℃均能生长,适温度26~28℃;子实体在18~32℃范围内分化发育,适为25~28℃。温度低于22℃,或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超过0.1%时,芝盖难以形成,分化成树枝状、鹿角状的畸形芝。子实体发育要求空气相对湿度85%~90%,若低于60%,顶端幼嫩的子实体就会由白色变为灰色,以后很难再恢复生长。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子实体难以形成,灵芝的子实体有明显的向光性,菌柄的先端和菌盖边缘的生长点都是向有光的方向生长,因此可利用光诱导培养出有观赏价值的灵芝子实体。

1.栽培时间

在自然气候条件下,灵芝子实体原基分化的低温度为22℃,因此栽培季节应安排在出芝时平均气温稳定在22℃以上的日期,向前推25~30天为制袋期。

2.培养料配方

(1)杂木屑78%、麦麸20%、蔗糖1%、石膏1%。

(2)棉壳44%、木屑44%、麦麸10%、蔗糖1%、石膏1%。

(3)甘蔗渣75%、麦麸22%、蔗糖1%、石膏1%、过磷酸钙1%。

3.栽培方法

灵芝人工栽培主要是获得子实体和孢子粉。以往多采用室内瓶栽,但由于光照不够,子实体色泽较差,近年逐渐改为室外荫棚栽培,主要方式有短段木栽培、袋式栽培等。短段木栽培有熟料与生料之分。北方地区采用短段木栽培较多,南方地区大多是袋式栽培。选用的袋子规格为17厘米×33厘米×0.005厘米聚丙烯袋或15~20厘米×36~40厘米×0.005厘米筒膜。按常规装料,但应注意松紧度,装料过松,前期生长快,后期保水差,营养不足,难以形成菌盖;反之,则透气性较差,菌丝生长慢,出芝迟。如果用棉塞封口,棉塞与培养料应有一定的距离,以免菌丝长入棉塞,带塞出芝,成为畸形芝。

4.管理方法

(1)菌丝生长阶段:接种后将菌袋移入培养室进行发菌,避光培养,温度保持在25~28℃之间,一周后菌丝覆盖培养料表面,并向下蔓延1~2厘米,随后进入生长旺盛期。当培养料表面出现白色或黄白色(见光)小突起的挖磨块,说明菌丝已达生理成熟,可进入出芝管理阶段。在菌丝培养过程中,若室温超过30℃,且室内通风不良,菌丝会出现徒长现象,沿袋内壁上窜,穿过棉塞出芝,从而消耗养分。室内光线过强,会使袋内菌膜过厚,影响出芝。

(2)出芝阶段:当菌丝长满袋,出现瘤状原基时,将袋及时移入栽培场。当原基现出后,应及时拔出棉塞。过早打开袋口,培养料易干燥而形成菌皮,有碍子实体生长;过迟拔除,菌柄易长入棉塞,造成形态不正常,而且容易发生污染。此外,要把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90%以上,并给予散射光照。

原基形成后,经2~3周,即可向上延伸成菌柄,长出袋口,此时温度以25~28℃为宜,保持通风良好,光照充足。如通气不够,菌柄会长出分枝,形成鹿角状畸形芝;光照不足,菌柄细长而弯曲,弯向有光的方向,菌质量不高。菌柄长出袋口1.5~3厘米后,便开始形成菌盖,菌盖生长的方向是沿着水平方向一轮一轮向外生长,直至整个菌盖形成。

(3)覆土:灵芝生物学转化率不高,出芝1~2潮后进行覆土可大大提高产量。具体做法:选择菌丝健壮、无污染的菌袋,脱袋后竖直排列在挖好的哇中,注意袋间留一定的间隔,用沙壤土覆在料筒表面及间隙中,表土厚1~2厘米,用水喷灌哇床3~4次,使菌筒吸足水分,并疏松表层,在适宜温、湿、光、气等条件下,经15~20天又可出芝。

5.采收

当菌盖边缘由白色变黄色,并有少量褐色孢子散出时,表明子实体已成熟,可以采收。采收时连菌柄一齐拔出,然后剪去菌柄下端带有培养料的部分,及时阴晾干,或在40~50℃下烘干,再用塑料袋密封贮存。

木灵芝怎么种植

采用适生树种截成段栽培灵芝的方法称椴木栽培。常见的有长椴木生料栽培,短椴木生料栽培,短椴木熟料栽培,树桩栽培以及枝束栽培等。

1、栽培时间:椴木组织致密,一般不外加营养源,发菌时间比代料缓慢,接种时间应比代料栽培提前,一般安排在12月。

2、菌种选择:目前供椴木栽培的品种较多,但以南韩灵芝1号,2号,泰山灵芝1号,2号,圆芝6号较为理想,表现盖大,肉厚,色泽光亮,产量较高等特点,其中以南韩灵芝2号栽培多、广。

3、树种选伐:一般说凡是适于香菇,木耳椴木栽培的树种,也可用于灵芝椴木栽培。其中,以壳斗科树种较理想,特制是青冈属,栲属和栎属树种为好。

孢子粉种植全过程

孢子粉是不能种植的,目前的技术没有达到它的生长要求。

01孢子粉形成阶段

在菌盖形成过程中,子实体逐步形成了菌管和菌孔,孢子在菌管中发育。子实体初期为米黄色,菌孔处于半塞状态,到末期逐渐转变成黄褐色,菌孔呈开张状态,大致接种50~70天后,成熟的孢子便从菌孔中散发出来。这在晴天利用光束完全可以看出孢子散发的现象。这说明它已由生长阶段转变为繁育阶段了,这正是套袋的好时机。

02孢子粉弹射,释放阶段

灵芝子实体成熟套袋以后进入孢子释放阶段,在温度、湿度空气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菌管会不断地增厚,但孢子也逐渐增多,孢子粉同时也不断地产生分离、弹射。

03孢子粉采集

灵芝从散发孢子粉开始大约是二个月的时间,是盛产孢子粉的时间,采收的方法是:提瓶后,首先擦去袋外与培养瓶下半部的灰尘与污物,脱袋后用刷子轻轻刷下纸袋内和瓶肩、子实体上的棕色粉末,这就是孢子粉。


灵芝孢子粉属于一种保健食品,所以在选择产品的时候要尽量选择正规牌子的,比如芝素堂牌灵芝孢子粉。因为这个牌子的有小蓝帽标识,是符合生产标准的,而且其中的灵芝三萜含量非常高,对身体效果更好。反之,如果你买的灵芝孢子粉没有国食健字号,并且没写明里面的有效含量灵芝三萜是多少,那么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损伤。